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妇联立足本地实际,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融入家政服务,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民生服务之路。打造“巾帼家政服务站”,并组建“木兰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构建起“培训+服务+就业”一体化体系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朝阳新区建安小区,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为居民家中洒下一片温暖。日前,“木兰巾帼志愿者服务队”队员走进孤寡老人邓秋玲家中,一边麻利地清扫房间、整理杂物,一边与老人唠着家常,不一会儿,房间就被打扫得整洁有序。
“年纪大了,实在没精力收拾。”邓秋玲握着志愿者的手说,“我这腿脚不便,正愁没办法,你们就像及时雨一样来了,太感谢了!”
这一温暖场景,正是白杨市以红色基因赋能家政服务、托起民生幸福的生动缩影。近年来,白杨市妇联立足本地实际,将红色文化底蕴融入家政服务,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民生服务之路。
红色沃土孕育特色家政品牌
2018年,白杨市妇联投入27万元扶持资金,联合新疆禾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打造了“巾帼家政服务站”,并组建“木兰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构建起“培训+服务+就业”一体化体系,让在家待业的女性掌握一技之长,并通过岗位对接、持证上岗等就业支持,帮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我们希望通过家政服务这个载体,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白杨市妇联主席段晓梅说。
为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满足居民需求,服务站开设了家庭保洁、母婴护理、养老护理等多个专业课程,邀请行业专家授课,为学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有4000余名女性通过培训掌握了专业技能,实现就业。
精准服务托起群众幸福生活
“过去找家政服务,得四处打听,价格还不透明。现在有了服务站,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方便又实惠。”居民刘建江说。
“巾帼家政服务站”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起精准服务机制。通过与社区、网格员紧密合作,全面摸排困难家庭、空巢老人、特殊群体的需求,建立服务档案,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无论是日常保洁、助餐送餐,还是康复护理、精神慰藉,专业化服务让民生需求件件有回应。
为了确保服务质量,服务站建立了严格的考核评价体系。服务人员每完成一次服务,都要由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评价,评价结果与服务人员的薪酬挂钩。同时,服务站定期开展服务质量回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多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家政服务进社区,离不开多方协同发力。白杨市妇联积极与民政、商务等部门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民政部门发挥信息化优势,推动家政服务线上平台建设;妇联深耕线下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互补,全方位满足群众需求。
为了推动家政服务向基层延伸,白杨市妇联积极与团场对接,计划在各团场设立服务点,让更多职工群众享受到便捷的家政服务;并主动与塔城地区妇联合作,深化兵地家政服务交流,计划联合开展家政培训、技能竞赛等活动,促进兵地妇女就业创业,推动兵地融合发展。
为了扩大服务覆盖面,妇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推广。同时,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让群众办事更便捷。
目前,“巾帼家政服务站”已吸引100余人前来咨询,50余人达成就业和志愿服务意向,累计为20余户困难家庭提供免费服务,预计年均可帮助群众增收50余万元。
下一步,白杨市妇联将持续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服务领域,努力把“巾帼家政服务站”打造成妇女信赖的“娘家站”、职工群众点赞的“幸福站”、社会认可的“示范站”,以家政服务的“小切口”,撬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大民生”。
昆明配资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