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姚氏心结
这村子里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一般,寻常吃的不过是粗粮馒头,白面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吃得上。
因此这一个白面馒头也算不错了。
家里有孩子的还能拿去哄孩子当零嘴儿吃。
因此望着翠竹的目光越发亲切了。
姚氏这几日心口总是“噗通噗通”直跳,弄得她有些不太爽利,寻思着是不是家里或是娘家要出事。
姚氏想了又想,除了闺女儿的亲事之外,近日家里还是跟平常一样,至于娘家的那些事情,姚氏一个外嫁女向来是不操心的。
不过因为心里有事情,这会儿大伯家的孙媳妇儿的认亲宴,她也没心思吃。
自打十年前,她公公婆婆拍板把她大闺女儿给卖了之后,姚氏跟公婆的关系一直淡淡的。
宁氏是个要脸的,儿媳妇儿不给自家好脸色瞧,她也不过去凑趣儿,因此这十年来婆媳两人哪怕是坐在一块儿也没几句话说。
这会儿宁氏就没让姚氏坐边上。
村子里的宴席都是男人跟男人坐一桌,女人跟女人坐一桌的。
宁氏不乐意跟姚氏坐边上,因此她身边是大儿媳妇儿刘氏,还有长房的孙媳妇儿王氏。
方家的子嗣昌茂,这一大圆桌几乎都是自家的。
不过巧也不巧,姚氏跟宁氏没有挨着坐,却正好面对面。
宁氏见姚氏皱着眉头摆着一张臭脸,也没啥胃口,吃了几筷子拨了拨就放下了。
这还是在别人家,要是在自家,她早就把筷子给摔了。刘氏和王氏是有眼色的,忙一人给老太太夹了一筷子菜。
“娘,多吃点。”
“就是啊,阿奶,您不吃东西咋成呢?”王氏也说道。
宁氏的三儿媳妇儿马氏逡了一眼自家刚过门不久的儿媳妇儿江氏,江氏猛不丁被婆婆看着,差一点就吃噎着了。
“吃吃吃,就知道吃,你是猪托生的啊?”
江氏是新媳妇儿,脸皮子薄,猛地被婆婆马氏这么一骂,一张圆脸顿时涨得通红。
宁氏的小儿媳妇儿林氏向来是没啥存在感的,知道这一桌子的机锋,忙低头扒饭。
“娘,我吃饱了,我先回去了。”姚氏皱了皱眉头,站起来,扭头就走。
“二嫂是金贵人,不跟咱们这些大老粗一块吃饭,娘,别管她,咱们吃。”
身后传来马氏阴阳怪气的声音。
这马氏生的就有些刻薄,为了讨好婆婆,专门说些酸话,姚氏早就习惯了。
方大伯是方老爷子唯一还在人世的亲大哥,他们俩的亲姐姐方婆子早在五年前就去世了。
这兄弟俩家住的近,走动的自然也多,这新媳妇儿进了门,认了亲给了红封之后,女人孩子们上桌吃饭,男人们的目光都落在了大伯长子家的幼子方俊生身上。
方俊生今年刚满十五岁,还没说亲事,却是一个童生!多少人盯着他呢!
别小看童生,到底也是读书人,将来若是出息了就能改变一家子靠着黄土讨生活的窘境。
都说士农工商,士是最高等的人,而普通人只有通过科举才有可能成为士呢。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方俊生虽然只是童生,可是他年纪轻轻,在这十里八乡也是头一份的,可以说天赋极好,是一支难得的潜力股呢。
说到这件事情,就不得不提,十年前方家之所以沦落到卖儿卖女的地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方老爷子还在世的兄弟虽说只有方大伯一个了,但是他们兄弟之间的关系也不见得多好。
方大伯是长子,方老爷子是次子。
方老爷子和方大伯的父母方老太爷和婆娘汪氏就只生了这么两个儿子。
因着做父母的对孩子多少都有些偏颇,有偏颇大的,也有偏颇小的。
这方老太爷和汪氏就偏心小儿子,家里啥好东西都留给的小的,因此打小方老爷子就比他大哥方大伯各方面都强。
就连子孙上面,他跟他婆娘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女儿还是双生子!可方大伯跟他婆娘秦氏就比不上了。
他们只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儿。为此,方老爷子和宁氏还得意了许久。
可慢慢的,方老爷子就发现自家大哥跟自家不一样了。
这方大伯是个有远见的,也因为孩子少,他们夫妇也勤快,手里日渐宽松之后就寻思着送家里的孩子去私塾读书,也期望着将来孩子争气有机会光宗耀祖。
那时候方老爷子还明里暗里挤兑他大哥异想天开。
方大伯的长子方伯强虽然不聪明,但是他十分努力,在他三十五岁那年,终于考上了童生,可把方大伯给高兴坏了。
方老爷子虽说嘴上啥都没说,可是心里却开始嘀咕了。
这年轻的时候,爹娘稀罕自己,大哥啥都比不上自己,就连他的婆娘秦氏年轻的时候模样都比不上自家婆娘宁氏。
可是子孙后代却比自家有出息。方老爷子心里不平衡了。
再看看自家,因为孩子多,把他跟他婆娘都给拖垮了,想攒点银子根本就留不住。
孩子们小,要吃饭,大了要娶媳妇儿,媳妇儿又生孙子,生了孙子更要吃饭……
原本这些都是喜事,可是家里穷,人又多,渐渐的矛盾就多了。
后来实在是没办法,方老爷子就寻思着,家里的丫头也多,不如就卖个丫头暂时度过难关。
当时只有二房有两个闺女儿。其他都只有一个闺女儿。
要说卖儿卖女的,做亲爷爷的也不见得舍得。
但是没办法,最终他跟宁氏拍板把翠竹给卖了。而姚氏也从这个时候开始对公婆有了意见。
都是娘生父母养的,谁的孩子不是父母的心头肉啊?
凭啥要卖我的孩子?
按理说姚氏的想法也没错。
自从翠竹被卖了之后,方家也的确是宽裕了许多,方老爷子还把长房的大孙子方明给送去读书了。
方明也算争气,十八岁那年就考上了童生了。
当时方老爷子又开始沾沾自喜了,方大伯的儿子三十五岁才考上童生,可自己的孙子十八岁就考上童生了。
可是方老爷子没有想到,后来方大伯见长房的小孙子方俊生是个聪明的,跟儿子儿媳商量了之后,就把小孙子送去读书了,方伯强这个老子就不去学堂了。
方俊生小小年纪,资质果然比他老子好,也十分争气,十岁那年就过了童生试,在村子里那也是头一份的。
当时方大伯高兴的在村子里摆了流水席!这在当时被传为了佳话。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关注女生小说研究所,小编为你持续推荐精彩小说!
昆明配资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