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欧阳继潇 青岛报道
截至8月11日17时18分,青岛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年度游客接待量达到260.8万人次,提前4个月20天突破2024年全年总量,同比增长79.96%,再创新高。这一成绩标志着青岛海洋旅游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成为“海洋旅游联合运营青岛模式”的又一重要成果。
“五统一”+三重保障 筑基服务品质
青岛旅游集团积极整合码头资源,牵头63家航商组建全国最大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总客位数达6355个,约占全市海上旅游市场份额90%以上。通过实施码头、航线、售票、调度、结算“五统一”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以往海上旅游市场分散运营格局,有力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行业整体效率。同时,推出“先行赔付、公开承诺、有奖举报”三大举措,进一步构建“服务质控三重保障体系”,筑牢信任基石,保障游客权益,提升服务品质,为“海上看青岛”旅游品牌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创新运营领航全国 民营活力加速迸发
当前,“海洋旅游联合运营青岛模式”展现出显著的规模效应与强劲的发展动能。8月以来,青岛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日均游客接待量近5万人次,“旺季更旺”已成新常态。8月10日更创下单日发船1703航次、接待游客70728人次、实现营业收入430.8万元的历史新高,这一单日游客接待量甚至非常接近2022年全年海上游客接待量的8.8万人次,成为青岛海上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力特写。同日,联合运营体帆艇类产品表现亮眼,单日运行761航次,接待游客4307人次,创帆艇类产品单日运行航次和接待量新纪录。
2025年,青岛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年度游客接待量连破多条历史纪录,实现在6月11日提前48天破百万人次、7月9日提前36天跨越150万人次、7月27日提前39天达成200万人次、8月11日提前4个月20天达成2024年年度接待总量(260.8万人次)的“四重突破”。在这四个重要节点上,民营航商接待量占比分别达到26.4%、29.5%、35%、36.37%,直观印证了联合运营模式的强大带动效应,通过开放航线运营场景,共享成熟客流体系、品牌效应与核心设施资源,让民营航商切实体验海上旅游发展硕果,进一步促进海上旅游“一盘棋”发展。
“海洋+”文旅战略 升级海洋旅游新体验
青岛旅游集团立足“山、海、城、湾”资源禀赋,以“海洋+”战略为导向,着力打造“海上看青岛”旅游品牌,构建多元化文旅产品矩阵。7月以来,集团持续优化夜游产品,在潮齐歌手驻唱基础上,精细化调整航行时间、增设啤酒畅饮及特色小食服务,有效延长夜间文旅消费时间。8月10日,“潮齐音乐会-夜游浮山湾”航线单日运营16班次,接待游客2827人次,创该航线新高。同期,青岛轮渡推出“追鸥逐浪”夏季特色“明星”产品,市场反响热烈,8月10日,青岛轮渡单日发船121航次,接待游客20235人次,营业收入117.8万元,单日航次、接待量、营收均创新纪录。沉寂13年后,青岛轮渡成功“蝶变”为文旅新地标。
“海上看青岛”版图扩大 航线矩阵持续完善
青岛旅游集团聚焦旅游强市重点任务,全门类、全场景加速拓展海洋旅游全产业链,精心打造“海上看青岛”核心品牌,落实《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中“海岛旅游突破行动”战略部署,助力全市海岛旅游攻坚,已开通17条“海上看青岛”精品航线,推出客船类、帆艇类、小艇类等29种全类型产品,构建起覆盖广泛、特色鲜明的海上航线矩阵。助推“好客山东·半岛1号”青岛航线首航,串联灵山岛、斋堂岛等海岛,开创青岛海岛游新格局,推动“一岛一特色”开发;实现“好客山东·半岛1号”一期配套航线“魅力唐岛湾环游”航线首航,串联牛岛、唐岛湾湿地公园、“琴岛之眼”摩天轮等景点,为游客带来全新游览体验,填补西海岸海上旅游空白。目前,青岛旅游集团已将青岛海洋旅游版图正式拓展至西海岸新区,切实带动青岛海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补充青岛市海上旅游业态短板。
通过组建青岛海洋旅游联合运营体,青岛旅游集团重塑了岛城海洋文旅发展模式,以“海洋+”多元场景层层激活文旅消费潜力,为全国滨海城市带来可供参考的海上旅游发展样本。下一步,随着“好客山东·半岛1号”与“魅力唐岛湾环游”等航线的深入推进,青岛旅游集团将不断拓展海洋旅游版图,丰富海上旅游产品,为青岛加快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贡献青旅力量!
昆明配资最新消息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